m240机枪(班用轻机枪的编制是两个人,那是否意味着另一个士兵就没有枪械配置呢)
本文目录
- 班用轻机枪的编制是两个人,那是否意味着另一个士兵就没有枪械配置呢
- 如何评价M240机枪
- 几个轻机枪的火力能抵得上一个重机枪吗
- 为何二战时期的布伦式轻机枪,印度军队至今还在大量装备
- 如果能够提升德制MG42的弹容量,让它和M249比谁更好
- 战场为何常见突击步枪,机枪不是火力更猛吗
- 大口径重机枪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吗
- 加特林和巴雷特,在战争中哪一个更重要,对此,你有什么高论
班用轻机枪的编制是两个人,那是否意味着另一个士兵就没有枪械配置呢
理论上班用机枪一般编制为两个人,以95式班用机枪为例,正射手扛机枪并负责搂火,除了枪上装好的那只弹鼓,身上还背着1只弹鼓。
而副手,则携带量2只弹鼓,以每只弹鼓75发子弹计,95式班用机枪小组共携弹300发,携弹量比95式自动步枪手的5只30发弹匣共150发子弹高出一倍。
但实际上,由于弹鼓相当别扭,死沉且占地方,无意义的空间多,结构比较复杂,部队在使用时,都采用30发步枪弹匣,而不愿使用75发弹鼓,95式班用机枪装上75发弹鼓,感觉整把枪都似偏斜了。
由于95式班用机枪就是重枪管型自动步枪,质量3.95公斤,分量与自动步枪相差无几,弹匣和95式步枪通用,部队的95式班用机枪事实上是一个人在操控,不再按死规定配2人,也没有必要非得配2人。
美军M-249班用机枪,采用200发弹链供弹时,全枪重10公斤,都采用1人射击,并无副手协助。
因此,75发弹鼓供弹,不足5公斤的95式班用机枪,非得配一正一副2名射手,是不是太矫情了点。
按规定,95式班用机枪的副手,也携带一支95式自动步枪,战时用于自卫和进攻,不像二战时期的轻机枪副手,只负责给弹匣压弹和给主射手提供装上弹的弹匣,而自身并没有配枪,并随时准备轻机枪手牺牲后能顶上去。
经过部队二十余年的使用,95式班用机枪缺点渐渐的暴露出来了,弹鼓结构比较复杂,连续射击性能差,枪架支撑力不足,火力压制能力有限,有效射程比较近,所以即将被装有专门瞄准镜以及加长的重型枪管且注重射程和精度的新型班用机枪所取代。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如何评价M240机枪
M240的官方名称是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英文:机枪,7.62毫米,M240)是法国军方给予FN MAG枪族的官方编号。它是一种使用可散式弹链供弹,利用气动式操作的中型通用机枪,发射7.62 x 51毫米北约口径步枪子弹。
在由美国军方正式装备后,由国营的赫尔希尔国家军队(FN)制作的FN MAG枪族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战争和地区冲突中。由于优越的性能,它取代了在极端环境下表现不佳的M60机枪。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M240被美国陆军采用并广泛分发给步兵,以及地面车辆,船只和飞机。尽管M240并不是现役中型机枪中具有最轻的重量的一个,但它已经成为北约成员标准化的量尺,其质量稳定,可靠性高。
所有M240的衍生产品基本是以可散式弹链作为供弹方式,能够发射不同类型的7.62毫米北约弹药。当然,如果更换了几个易于更换的部件,一些M240型号也可以使用不可散的弹簧链作为其供弹方式。由于一些可互换的部件,不同的衍生型将在整体枪重量和版本之间的一些功能方面具有显着差异。 M240最初在美国军队大幅度装备时,基本上是在比利时生产的,但目前的M240系列仍归国营赫斯塔尔(英语:Fabrique Nationale de Herstal,简称:FN)在美国的全资分公司国营赫斯塔尔生产有限公司(英语:Fabrique Nationale Manufacturing Inc., LLC)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的工厂生产。 M240机枪现在与M249机枪一起用作美国陆军班用军事支援武器。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几个轻机枪的火力能抵得上一个重机枪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举个真实的例子。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
战争进行到第三天,我军在同登市东南方的“平顶山”堡垒要塞,遭遇越军的顽强抵抗,不得不减缓进攻节奏。
越南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打仗,遍地都是堡垒。
越军据守的堡垒东西长120米左右,南北宽60-70米,这种堡垒别出心裁,不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而是由钢轨、钢筋、鹅卵石、水泥等浇筑而成,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堡垒正面有300多个射孔,四个角落还构筑有大型碉堡。
表面阵地则构筑了环形堑壕和火力工事,除了3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有高射机枪2挺、轻重机枪11挺。这些火力纵横交错,相互支援,形成一个火力网,让我军寸步难行,几次强攻都受到重创。
解放军强攻未果,于是对火力进行调整,调集4挺双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以及多门85毫米加农炮和无后坐力炮,对该堡垒重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我军的火炮和重机枪喷出愤怒火舌,尤其是重机枪子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将敌人的火力点和堡垒一个个消灭掉。
不到20分钟,越军的堡垒全部被摧毁,解放军顺利向前推进。
这里的例子足以说明,重机枪是枪中的巨无霸,无论是射程、还是子弹穿透力、爆炸威力,都是轻机枪无法比拟的。
轻机枪的子弹最大的7.62㎜口径 。二战之后的轻机枪大多为5.56mm口径。
从1960年开始,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渐渐流行起来,枪支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小口径步枪逐渐在全球走红,轻机枪的口径也慢慢变小,有的甚至跟步枪弹药相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机枪的威力跟步枪差距不大,有的老兵甚至把轻机枪叫做重型步枪。
具体来说,这两种枪相比,有四大差距。
其一,重机枪口径大。
重机枪口径最低为12.7毫米,有的口径为14.5毫米,口径再大的,那就不叫枪叫炮了。子弹口径大,子弹重量大、装药多,动能高。重机枪的弹头质量为48.28克,普通弹头的重量是8克,相差6倍.
其二,重机枪枪管长,射程远。
枪管长度:12、7毫米枪管长度为1000毫米,普通冲锋枪枪管长度只有300毫米(汤姆逊冲锋枪长度269毫米),相差整整三倍。
枪管长短决定了枪的射程,重机枪射程为800米到1800米之间;而轻机枪的射程只有600米。
其三,重机枪威力大。
12.7毫米机枪由于弹头质量大,子弹的枪口动能高,一般能达到 15570 J。而普通轻机枪动能只有600J左右,相差25倍,二者威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拿我军的12.7毫米54式高射机枪来说,它不仅可以消灭1600米以内的空中目标,而且800米以内的地面轻型装甲目标。
2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12.7毫米重机枪在100米的地方可以轻松洞穿;而在800米距离内重机枪的碳化钨穿甲弹能将10毫米厚的钢板打穿。
相比之下,轻机枪的威力就小多了,即使是美国的五级防弹衣也能在100米能挡住7.62毫米的机枪弹。
正是因为二者的火力相差太大,它们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轻机枪主要配备在步兵班里担任火力支援,对100到600米内的有生目标进行打击。
而重机枪担任的是对空目标(飞机)和对地目标(工事、轻型坦克,装甲车等)进行打击,主要针对的是坚固目标。对于这些目标,轻机枪根本无能为力。因此重机枪是在营连级队伍中唱主角的,比轻机枪的扮演的角色重要的多。
所以说,几挺机枪的火力根本无法跟重机枪相比。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二者各有千秋,相互不能替代。
为何二战时期的布伦式轻机枪,印度军队至今还在大量装备
印度一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唯独这个布仑机枪属于实事求是,符合印度国情,没有瞎整乱搞,是印军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且,印度的这个可不是二战的布伦式机枪,这是战后英国按照北约标准改进生产的L4型。
今天的印度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英国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许多印军部队的前身,其实就是殖民地部队。什么土邦军队,尼泊尔佣兵,锡克族战士,乱七八糟有一大堆。
殖民地一贯就是这个套路,在中国以华制华,在印度就以印制印嘛,有些印军还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帮助英军外搞侵略,内搞镇压。
准确的说,这些殖民地部队在过去属于有编制的英军序列,类似的还有大洋洲的澳新军团、马来的海峡殖民地军团、尼泊尔廓尔喀军团等,这些二类军团跟着英军东征西讨,包括参加二战,与隆美尔正面硬碰硬,战斗力有时候比正牌英军还强些。
布伦式机枪是当年英军相当喜爱的一款武器,原型是捷克ZB26,英国拿到技术后自产,1935年英军列装,作为英军的前印度殖民地军也就跟着用上了,装备生产也被扩散到了各大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被迫退出了印度殖民地,让印度殖民地得以独立成巴基斯坦和印度共和国。
当时的印度继承了原英国留下的一切,包括成建制的殖民地军队和武器装备生产线,所以印军的武器装备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原封不动的英国货,比如恩菲尔德步枪、司登冲锋枪等等。
布仑机枪作为英军喜爱的明星装备自然也包含在内,这些武器在战争时作为英联邦的军用装备,在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范围内遍地都是,印度一独立,就成了印度人的腰杆子。
英国给印度带去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今天,印度军队仍然有很大程度的英国血统,比如英式操典、英式的武器装备、英式的战术方式等等,连英军的猪食和红茶也学去了。
尽管印度独立了,但他们仍然是个英联邦国家,不可避免的使其受到了英国体系的影响。
二战之后,英国对布仑MKⅡ、MKⅢ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其原先的7.7mm(.303in)弹药口径改为发射北约7.62NATO弹药,称之为 L4系列,成为MKⅠ、MKⅡ、MKⅢ之外的新品种。
大体上L4与老布仑没什么区别,它主要是英国为完成北约弹药标准统一而做出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并没有影响到布仑机枪的性能。
其中L4A1、L4A2都是MKⅢ的改进版,属于短管,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镀铬枪管,改造出了L4A4。
L4A3属于MKⅡ的改进版,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镀铬枪管,改造出了L4A5。
布仑机枪于80年代才开始从英军中退役,这款被认为是“二战最好轻机枪”的装备,已经不适应于北约的全自动化战斗环境了。
英军为了不被轻机枪拉胯,早在60年代就开始找比利时要来技术,山寨了FN MAG通用机枪(美军的M240通用机枪),制造了出了零部件与MAG不能互换的L7型通用机枪。
在SA80枪族里,英国人除了制造L85突击步枪,还制造了一款L86轻机枪,这些玩意儿的口碑路人皆知,咱也就不乳英了。
后来英国干脆也不自己造了,反正不是朝美军看齐么,直接找比利时购买FN米尼米机枪装备部队,也就是美军装备的那款M249班用机枪的同胞兄弟,他们称之为L108A1。
英国人不玩了可以撤场,印度人没了英国人那可是连铁路都修不动的;布仑L4是印度为数不多能够自产的轻武器,不生产布仑,难道生产米尼米?
别!布仑机枪其实还挺香的,至少在印度人看来确实是如此。
估计因为原始技术来自二战前的东欧,又经历了二次大战的毒打,布仑简单可靠,不怎么吃材料和加工精度,所以无论生产质量还是部队实用口碑都还不错,远超不靠谱的因萨斯之流。
印度人最放不下的是布仑机枪的精度,这是布仑机枪的绝活之一,二战时该枪甚至因为精度太高,导致部队埋怨弹着点不够散,导致工厂修改管壁,人为制造散布率。
在于巴基斯坦的战斗中,布仑机枪表现的非常良好,它实际被当做重管步枪使用,能在很远的距离对巴方的AK进行压制。
布仑机枪的战斗全重在11公斤左右,比14公斤的M60还轻不少,虽然火力没M60通用机枪那么猛,但它只是班排武器,且弹药是一样的。
如果与米尼米机枪对比,它11公斤的重量比全重堪堪10公斤的米尼米也没大到哪去。当然,米尼米是弹链\弹匣系统,200发弹链都占掉2.75公斤,现代武器是绝对比二战货要强的。
布仑机枪的可靠性深受印军喜爱,它的故障率很小,皮实耐用还便宜,全威力的7.62NATO枪弹非常令人安心。
在某些传闻里,印军引进的米尼米机枪在高原表现的并不好,尤其在高寒地区,枪管缩胀很影响射击精度,但布仑机枪偏偏就没这种事儿。
我军缴获的印度机枪
如此,作为印军中历史悠久,用着顺手,制造也多快好省的良心武器,布仑机枪也就一直都奋斗在第一线,活的还挺滋润。
实际上布仑机枪当年那些老战友都还健在,什么恩菲尔德步枪,斯登冲锋枪,FAL自动步枪,它们在印度的各个武装岗位中都活得好好的,FAL甚至共存有英制和公制两个标准,也亏印军用得下去,这种军队太可怕了!
顺便画蛇添足一下,对面巴基斯坦也在用布仑机枪,毕竟以前是同一块殖民地嘛,好东西你有我有全都有。
巴基斯坦还有嫡传的MG42——MG1A3通用机枪,这枪血缘比MG3更接近MG42,基本也就是个改膛加镀铬,与布仑L4的改进手法差不多。唉,要不怎么印巴是哥俩呢?
如果能够提升德制MG42的弹容量,让它和M249比谁更好
MG42通用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口径:7.92毫米,射速:1500发/分钟,供弹方式:75发弹鼓或300发弹链。二战中,MG42机枪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是盟军老兵们最不愿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恶魔机枪射击声,也有人形容为撕开亚麻布的声音,听到这种声音,就意味着死神快来了,而发出这种声音的,就是纳粹德国MG-42通用机枪,最高射速可达1700发,连发时,人耳已经无法分辨,只能听见电锯一样的“滋滋滋”声。
至于说提升MG42的弹容量。这应当说的是MG42在使用弹鼓的情况下。毕竟300发的弹链,供弹量放到现在也是不少了。
而想要提升MG42的弹容量。首先,要缩小MG42的口径。MG42采用的是毛瑟98式7.92×57毫米步枪弹,比现在北约标准的5.56×45毫米和7.62X51mm步枪弹,体积个头要大了一号。同等容积下,子弹体积越小,能装的子弹数量越多。
其次,将枪械上使用的金属材料,换成新型合成材料。士兵的力气是有限的,这使得士兵能扛动的枪械质量也是一定的(天赋异禀的不算)。枪械质量大致由枪身和弹药两部分组成。如果枪身质量轻了,自然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二战时期,科技水平有限,枪械的枪身上的部件大量使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质量比合成材料重)。如果能将用合成材料替代技术金属材料,势必会降低枪身的重量,而枪身降低的重量则可以用同等重量的弹药顶上。
与美国M249班用机枪比谁弹容量大,这个实在是有点不太好比。
M249班用机枪,工作方式:全自动 ,口径:5.56毫米,战斗射速:1000发/分钟,弹夹容量100/200发;是美军以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FN Minimi轻机枪的改良版本,在1984年正式成为美军三军制式班用机枪。此外,机枪手在缺乏弹药等紧急情况时可向其他装备M16或M4的士兵借用弹匣来射击。
MG42使用75发弹鼓,是比不过M249的;而使用300发弹链,MG42的弹容量则要比M249多,但此时MG42需要增加一个弹药手来协助供弹。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战场为何常见突击步枪,机枪不是火力更猛吗
如果真有那么一挺机枪,既有火力凶猛,子弹充沛,射击精准,长时间压制的长处,又具备重量轻、体积小,灵活机动,不用换枪管,那战场上一定到处都是机枪而不是突击步枪了。可惜,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是没有的。
一、重量不同。
机枪比突击步枪重多了,一般来说轻机枪《10KG, 中型机枪15KG左右,重机枪》25KG,分别配属班排连部队。而突击步枪多在3~5KG之间,班用机枪比突击步枪重。
再加上携弹量也不同,机枪子弹消耗特别大,一场战斗下来打个几千发都正常,所以要有专门的弹药手背子弹,甚至班组中的其他成员也要帮着背子弹。这么多子弹的重量也不轻啊。
所以,一个班配备1~2挺机枪,其他人用突击步枪、精准步枪等,一人一挺拿不动啊。
二、作用不同
机枪一般是火力支援和压制,多用弹链、弹鼓供弹,射程远,能覆盖1000米,甚至2000米距离。射击精度高,射击时间长。为了保证长时间精确压制,还要配备两脚架、三脚架,并在战斗中途更换枪管。枪管也是又长又厚的重型枪管,这就决定它体积小不了。机枪以长短点射或连续射击为主,有的机枪也可以单发,但使用频率不高。
而突击步枪机动灵活,使用弹匣供弹,射程在400米左右,射击方式灵活多变,以单发、短点射、精确射击为主,连发射击并不是常态。
配合战术导轨,可以加装多种配件,实现不同的战术效果,还可以发射枪榴弹。枪管有长有短,在近距离作战中,短突击步枪配合手枪、手雷等显然更适合。你拿挺又重又长的机枪就是靶子。
所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个作战班组需要有远中近程的火力配置,才能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突击步枪与机枪合理搭配数量才是最好的。
大口径重机枪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并不稀奇。
在阿富汗战场,美军遭遇塔利班狙击手时,往往不用自己的狙击枪压制,直接采用M2重机枪。
M2重机枪的口径为12.7毫米,有效射程高达1800米,最大射程为5000米。
当然,重机枪不是狙击枪,超过1000米想要准确击中人体大小的目标,并不容易。
但是重机枪是可以连射,至少也是三点射的,可以以子弹密集,弥补这一问题。
而狙击手再被重机枪压制时,通常会立即逃走,防止被火力覆盖。
而一些重机枪甚至经过改装,装备光学瞄准器,可以做远距离精确压制。
在阿富汗,英军特种部队的狙击手用M2重机枪,击毙了1600米距离的敌人军官。
越南战争,美军也用M2重机枪,在2194米距离秒杀了北越士兵。
这些狙击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是一枪毙命,应该是连射多枪,进行火力覆盖。
但是,重机枪的优势就是可以连续射击,将火力覆盖到一个区域,不需要精确瞄准,也不需要只能开一枪后再反复调整。
所以,重机枪远距离杀敌,其实也是非常厉害的。
其实,苏联就更夸张。
苏军NSV重机枪,本来就配备光学瞄准镜,包括SPP(10P50)白光瞄准镜(俄文СПП),有3倍和6倍两种。该枪有效射程达到2000米,具有很强的压制性。
如果敌人没有狙击枪和同类重机枪,往往会被1挺重机枪远距离压制。
自然,这是理论。
除了车载重机枪以外,步兵携带重机枪的重量都有几十公斤,需要拆卸以后携带。
一旦遭遇敌人,需要将重机枪组合起来使用,这就需要时间。
所以,重机枪一般只能用于单纯的防御,也就是遭遇敌人进攻以后被动的狙击。
用重机枪去主动狙击敌人,是不可能的。
加特林和巴雷特,在战争中哪一个更重要,对此,你有什么高论
首先对“加特林”这种称呼表示疑问。所谓“加特林”并非是指某种武器,而是一种机关枪的工作原理,与“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等等是概念并列的。
所以你单纯的说“加特林”,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上图那种东西。好嘛,手摇加特林机关枪,西进运动的功臣,两门加特林可以封锁几百个印第安人的突击。不过拿来当大杀器就别想了,这东西主要用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以空出更多人放排枪和拼刺刀。
不是老王喜欢玩闹,“加特林”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例如上图,通用电气M134 Minigun 6管速射机枪,中文俗称“米尼岗”,翻译过来叫“迷你炮”,这是加特林。
上图,GAU-19/B Lightweight Gatling Gun .50 Caliber,12.7mm的三管重机枪,还有个A型,一般装在V-22和“齐奥瓦”、AC-130炮艇机上面。这是加特林。
A-10攻击机上30mm的GAU-8 Avenger“复仇者”机关炮可能大家印象更深。这也是“加特林”。
还有这个,最容易让人张冠李戴到M134那种7.62mm机关枪上的正主儿,20mm“M61 Vulcan Cannon”火神加农炮。
或者我们可以称呼的简谱一点——“M61航空机炮”,这是西方战机使用最多的武器,比如F14、F15、F16、F22。同时某些装甲车辆也在使用。这还是加特林。
密集阵上用的也是哦~GAU缩写展开就是“Gun Automatic Universal”(通用自动炮)。
此外,美军还有N多N多“加特林”。例如F35那门四管的25mm GAU-22/A、以及5管的25mm GAU-12机炮、5.56mm的M214机关枪等等等等。
这个不是美军的,俄罗斯卡什坦上的AK630M/M2机炮,它依然是加特林!!
我军1130近防炮,你说这是不是加特林?
许多“加特林”之间也有不少分别,一般最大的区别是“下压闭锁式机心”和“旋转闭锁式机心”,不过,反正这都是加特林。
巴雷特?其实巴雷特也只是个公司,除了M82那类反器材狙击枪外,他们还经营着许多军火和配件生意,甚至连安防都有。但是,美军对巴雷特反器材枪的采购远没达到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巴雷特的反器材武器也并没有海量到影响战争。
近来巴雷特倒是没怎么捣鼓反器材狙击枪了,他们在向美国军方推销自己研制的M240LWS中口径通用机枪。此外还有Drone defender反无人机电磁枪等等非杀伤武器。
Drone defender反无人机电磁枪也是他们的产品之一。这枪打不了人的,弄个钢箱烤红薯倒凑合。
毫无疑问的是,巴雷特在12.7mm的狙击枪市场是占据统治地位的,这是他们起家的根本。但军用大口径狙击枪的市场有限,像美军一般都是100-1000分批次购买,采购量很一般,毕竟狙击手可不是主战兵种。
单纯拿M134这类机枪对比巴雷特M82系其实并无太大意义,一个是压制火力或防御武器,一个是狙击手用来特种作战的反器材武器以及对人员的大口径狙击枪,这种对比已经不是关公打秦琼了。
但如果要拿整个加特林体系来比的话,很容易变成通用电气与巴雷特的公司对比。很显然加特林式武器作为高效能机关枪,完全就是一种主战武器系列。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大量的加特林式武器被应用在战机、装甲车、军舰等各种领域,区区一杆反器材枪似乎撼动不了这个巨大的多管神教。
王司徒原创,感谢大家阅读。
更多文章:
存金宝是什么 存金宝与余额宝区别?蚂蚁聚宝存金宝是什么存金宝怎么样
2023年11月17日 02:55
honeyselect(honeyselect跤就有一种姿势吗崩坏是什么)
2024年6月26日 05:31
3d立体卫星地图下载(如何在网上(google)下载卫星地图)
2024年8月14日 08:45
pes2009下载(实况足球2009中文版哪里有下载的怎么下求大虾)
2023年11月8日 14:50